2006年7月20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派出所的女儿”笑靥如花
本报记者 朱兰英 文 王志浩 摄 通讯员 董雪君

  20岁的张菊,脸上总有着淡淡的纯真的微笑。如果她不说,你不会知道她的童年如此苦涩:4岁时,父亲触电身亡,母亲改嫁他乡;14岁时,一场火灾又夺走了收养她的叔公、叔婆。没有了小家,但张菊很快有了一个“大家”。2001年4月,张菊住进了三门公安局健跳派出所,成了“派出所的女儿”。在那里,她快乐地长大,享受着比普通孩子更多的宠爱。这宠爱,来自每一个在健跳派出所工作过的民警。前天,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个感人的故事。

  火灾后她成了“派出所的女儿”
  2001年3月4日,三门县健跳镇毛张村一间民房意外着火,一对老年夫妻丧身火海。村干部无意中对前来处理事故的健跳派出所领导聊起:住在他们家的小女孩今后怎么办哪?
  这小女孩就是张菊,那时刚上初一。“听了张菊的事,我们的心被扯痛了。”现任三门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的梅义宏当时是健跳派出所所长。他告诉记者,处理完火灾事故后,所里专门开了所务会,全所18位民警一致同意让张菊住进派出所,“民警希望张菊不仅能在派出所得到经济帮助,更能得到爱。”
  “我一走进新家,哇,好漂亮,还有风铃。”张菊回忆起她刚进派出所的时光。从那一天开始,张菊就在派出所里生活,民警成了她的亲人。她有专门的学习辅导“老师”,还有照顾她生活起居的“家长”。曾经在健跳派出所当副教导员的姚晓华告诉记者,张菊和民警一起吃饭,每个民警吃饭时一定会问一句:“张菊呢,张菊吃了没有?”三门经常有台风光顾,民警常要通宵奋战,即使累得要趴下了大家也不会忘记早上起来送张菊上学,深怕她在刮风下雨的上学路上遇到危险。

  一本不知道密码的爱心存折
  从2001年4月至今,健跳派出所先后换了5任教导员。姚晓华告诉记者,每一任教导员交接时,除了日常工作,还有两本写着张菊名字的存折。
  没有人知道其中一本存折的密码,可存折上的存款每年都在增加。收养张菊时,健跳派出所形成了一条不成文规定:每位民警每年拿出100元钱资助张菊生活、学习,而张菊的伙食费则另外分摊到每一位民警身上。许多调离派出所的民警如今依然还有每年交100元钱的习惯。
  然而,这么多年来,这本存折从未被动用过。张菊的零花钱一部分来自于社会捐款,另一部分都是民警自己掏的腰包。“他们陪我逛街,我喜欢什么,他们就给我买什么。”张菊说。
  健跳派出所现任教导员王雪生第一次陪女孩子买衣服,就是和张菊一起。“看到一件粉红色羽绒服时,她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,随后对我说,不好看,还这么贵。我知道,她喜欢那件衣服。”王雪生想也没想就用自己的钱买下了这件衣服。
  王雪生说,张菊高中毕业时,派出所把存有社会爱心捐款的那本存折交给了张菊,“不知道密码的那本,本想留给张菊上大学的,我们愿意供她完成学业。”

  “等她出嫁了我们才能放心”
  今年高考张菊没有考好,成为健跳派出所的遗憾。王雪生说,张菊考试一结束,几乎所有在所里呆过的领导和民警都打电话给他,询问考试成绩。民警建议张菊复读一年,但她拒绝了。“我心里很难过,觉得对不起他们。我想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,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,这样他们一定会感到安慰的。”张菊坚强地说。
  知道张菊有了工作的打算,梅义宏积极为张菊联系起来,今年6月底,张菊成了中华联合财务保险公司三门分公司的一名办公室职员。她努力地适应繁忙的工作,从一开始哭鼻子到渐渐得心应手。她还从健跳派出所搬了出来,在三门县城租了一间月租金150元的房子,过起了独立的生活。
  可是,大伙依然放心不下。姚晓华帮张菊在三门公安局办了一张饭卡,解决了她的一日三餐;梅义宏夫妇希望张菊能住到他们家去,可以方便照顾……按照当初的协议,张菊满18周岁后她与派出所的收养关系正式结束,然而梅义宏说,张菊就像他们的孩子,只有等她出嫁了,他们肩上的担子才会真正卸下。